探索·綠色印記丨一家三代的“綠色接力”
“每次巡護,站在高山頂上,,看著那一座座青山,、一棵棵大樹,,心底都會涌動著感動和自豪,?!苯?,護林員鄢小元對筆者說。
鄢小元是六盤山林業(yè)局西峽國有林場一名護林員,,也是林場的護林隊長。
1995年,,他跟隨父親的腳步走進林場,,開始了日復一日的護林工作。那時候,,他還是一個意氣風發(fā)的小伙子,,對外面的世界有著無限的憧憬,可他卻選擇了深入這片從小與自己為伴的林場,,肩負起了守護一大片林子的重任,。修剪樹枝、管山巡護,、植樹造林,、防火防盜……這一干便是28年。
回憶當初,從一名學生忽然“轉型”為護林員,,自然一時難以適應,。但在大山的洗禮下,鄢小元很快就變得堅韌,、剛強,,一副擔子百斤重,也能挑到山頂,?!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,作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,,這方土地不僅有著稀缺的自然景觀,,更有著深厚的人文資源,而自己就是這片“金山銀山”的守護者之一,,這是鄢小元引以自豪的事,。
鄢小元對林場的深情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化,反而釀成了一種“親情”,,“我從小是在這座大山里長大的,,所以對這里有著深厚的感情?!彼炎约旱那啻耗耆A毫不吝嗇地奉獻給了山林,。鄢小元目前值守的是西峽林場海拔最高的護林點——麻地灣護林點。這里不通水,、不通電,,夜晚照明靠點蠟燭。特別是隆冬時節(jié),,天氣條件極其惡劣,,寒風瑟瑟,西北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,,若不是親身體會,,很難感受到他們常年堅守在這里的艱辛。守護這片林場成了他唯一的心靈慰藉,,他不怕苦著身體,,惟愿林區(qū)安全......
在鄢小元家里,他已是第三代護林員,。鄢小元的爺爺叫鄢忠謀,,是六盤山上最早一批務林人?!盃敔斒菑?957年進入林管所工作的,,由于工作認真,,后來擔任了林管所所長。六十年代初,,爺爺和同事們就開始種植這片林子了,。”人們又何曾想到,,六十幾年前,,林場建立之初,這里卻是另外一番景象:巖石裸露,,寸草不生,。正是三代人的“綠色接力”,讓荒山變成了林海,。
鄢小元的父親鄢生科是“林二代”?!案赣H是一個做任何事都很認真的人,,只要是他認定的事,不管有多艱難,,他都不會放棄,。”鄢小元很自豪地對記者說道,。鄢生科從1964年進入到林管局工作開始,,一直在造林一線打拼。那個時候,,到處是荒山荒溝,,所有的陡坡和平地都要進行造林,廠子里所有的職工都參與了進來,。山里不通公路,,50多公里的路程,需要步行兩個多小時,,背著樹苗上山,,吃住在山上,一干就是好幾天。
令鄢小元印象最深刻的,,是父親在護林時遇到盜伐者的情形,。面對手持土槍的盜伐者,父親雖內(nèi)心害怕但表面依然鎮(zhèn)定,,在子彈打到他腳邊大約50厘米的時候,,父親也沒有退縮,。父親說,這是他的職責所在,,決不能后退半步,。
在護林點堅守幾十年后,到了退休年齡,,鄢生科舍不得離開務林工作,。他返回西峽林場,承包土地,,種上了樹苗,,繼續(xù)守護著自己的“寶貝”。鄢小元也曾幾次接父親去縣城的家里生活,,但鄢生科都拒絕了,。“做一個永不退休的護林人”,,是父親心中始終如一的信念,。
從2012年開始,防止盜伐盜獵已不再是護林員工作的重點,,隨著樹木連片成林,,防火形勢日趨加重。與父親和爺爺?shù)墓ぷ飨啾?,鄢小元這一代護林員的工作重點和難點轉向護林防火,。
雖然文明祭祀已提倡多年,但林區(qū)周邊的群眾還保持著上墳燒紙的習俗,,再加上六盤山地理位置的特殊性,,讓林區(qū)防火防火等級長期居高不下。每年長達多半年的防火緊要期,,所有護林員取消了節(jié)假日,,加大對林區(qū)的巡護密度,對所有墳頭墓地的林區(qū)及林緣地帶,、農(nóng)牧交錯區(qū)等,,進行嚴防死守,嚴格防控野外火源,?!拔覀円痪€護林員,幾個月不回家是常有的事,,節(jié)假日也都是在林場里度過的,。”鄢小元說,,“雖然工作是苦些,,但看著眼前一年年長高的林木,,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?!保ㄗ髡撸厚R晶)
相關新聞
-
文化中國行| 五十年滄桑凝筆端!小說《月亮山下》學術沙龍?zhí)綄の骱9涛膶W創(chuàng)作新路徑
[2025-05-14] -
一刀一木刻春秋——農(nóng)民根雕師馬紅保
[2025-05-14] -
文人薈萃說固原
[2025-05-14] -
固原博物館“五一”文化活動火爆出圈
[2025-05-09] -
傳承丹青薪火 繪就多彩畫卷
[2025-05-08] -
四十載匠心筑鄉(xiāng)愁
[2025-04-30] -
一切好東西都永遠存在
[2025-04-29] -
凈 土
[2025-04-29] -
燈花不是花
[2025-04-29] -
在文字里栽種春天 ——致西海固的農(nóng)民作家們
[2025-04-29]